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刘永希 李佳楠 李维龙)作为湖南非民族地区的民族类院校,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作沉甸甸的政治使命,镌刻进办学治校的发展基因里。2024年,学校主动请缨,承担起湖南省新一批教育部“组团式”援疆教育人才选派工作,一年来,学校全力支持援疆事业,一个个具体工作落地生根。
联学联建促联动,以协同之力铸牢思想根基。在吐鲁番市教育的指导下,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携手该校“芙蓉计划”湖南省高校优秀思政工作者优秀团队等成功承办吐鲁番市教育系统第五、六期党建思政讲堂;为了活用吐鲁番本地历史文化资源,2024年10月协同创新举办第一届全市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竞赛,将社会大课堂的边界向历史深处、现实肌理延展;2025年6月,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多方联手推出大中小学思政课金课教学展示活动。从筹备、指导到评审,湘吐教育工作者全程深度联动,以协同育人理念为当地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添薪续力。
同语同音铸同心,以深耕之功畅通沟通桥梁。语言相通才能心意相通,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2024年寒假期间,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基础教育学院推普团队利用假期休息时间义务开展培训,用一根网线牵起了与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的交往交流,为普通话未达标教师普通强化送来了及时雨。5天40学时的强化训练中,团队聚焦声韵调基础,通过难点音辨正专项训练助学员突破瓶颈。“跟着湖南老师边学边练,发音更标准,讲课更有信心!”学员帕合尔亚・艾尔肯的话道出心声,参训教师均表示收获颇丰。
智学智教促智管,以拓新之举助力教学改革。作为智慧教育联盟理事长单位,学校一方面以“技术赋能教学、数据驱动管理”为抓手,扎实推进自身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积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从理念更新到实践落地,系统帮助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推进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开展数字化资源建设,更以参与单位身份带动其学校教师参与数字素养标准制定。
洞庭波涌,火焰山腾。三千里山河间,岳州与“火洲”的职教之约,正以双向奔赴的姿态,在盛夏写就新篇。上个月,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刘朝晖率队赴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考察交流,期间慰问了湖南援疆干部人才,并代表学校与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首次签订合作共建框架协议。同时,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捐赠10万元专项资金,专项用于支持该校教学质量评价改革中心建设。
此次两校框架协议的签订是一个新的起点,后续学校将与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建好教学质量评价改革中心,并以更强的责任担当、更务实的举措推进教师教学质量智慧评价平台的应用、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研制、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推广等工作为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提质增效提供坚实助力,注入实打实的动能。
湖南民院自1993年创办内地西藏班,2011年承担新疆高校毕业生来湘培养任务,2015年承担青海藏区学生培养任务,2019年承担西藏“教育部乡村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划”委托培养任务,这份教育援藏、教育援疆的初心从未因岁月流转而褪色。
责编:吴天琦
一审:吴天琦
二审:徐典波
三审:姜鸿丽